熱門搜索:網頁游戲 火箭球賽 熱門音樂 黃海軍演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淮安記憶 >> 內容

古詩詞中的淮安之春

時間:2023/4/20 13:42:37

四序歲始,大地回春。人們把偏愛給予了美好的春天,把諸多美好的詞匯都給了春天并賦予了萬般情思,也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詠春、惜春、贊春的美好詩篇;窗驳靥幗创蟮,水澤豐茂,四季分明,每當春天的腳步踏足這里,總會讓淮安大地明艷嫵媚起來。又是一年春好處,古代帝王、文人墨客們,不經意間就邂逅了淮安詩意的春天,用他們的如椽巨筆,將淮安之春勾勒在詩詞韻律之中,在千年時空中讓后人無限溫存。

經漂母墓 唐·劉長卿

昔賢懷一飯,茲事已千秋。

古墓樵人識,前朝楚水流。

渚蘋行客薦,山木杜鵑愁。

春草茫茫綠,王孫舊此游。

淮安歷史悠久,古跡眾多,冬去春來,芳草萋萋之中掩映著的累累古墓,讓到訪者無不感懷。劉長卿在春日途經著名的漂母墓,回憶起《史記》中漂母遺飯饋贈貧寒時的韓信,韓信封侯歸鄉回報漂母千金的那段歷史。眼前茫茫春色掩映下的漂母古墓,淮水依舊東流,歲月已歷千秋。

淮陰行五首(并引) 劉禹錫

古有《長干行》,言三江之事悉矣。余嘗阻風淮陰,作《淮陰行》,以裨樂府

簇簇淮陰市,竹樓緣岸上。

好日起檣竿,烏飛驚五兩。

今日轉船頭,金烏指西北。

煙波與春草,千里同一色。

船頭大銅镮,摩挲光陣陣。

早早使風來,沙頭一眼認。

何物令儂羨,羨郎船尾燕。

銜泥趁檣竿,宿食長相見。

隔浦望行船,頭昂尾幰幰。

無奈晚來時,清淮春浪軟。

唐代詩人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河南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劉禹錫與淮安有不解之緣,太和六年(832)由郎官出任蘇州刺史,因風浪被阻淮陰。正值初春,古淮陰草木競發的生機令詩人觸景生情,遂模仿南朝樂府詩《長干行》自創《淮陰行》五首。第一首總寫淮陰的街市風光和商船起航時的依依惜別之情。下面三首分別從三種不同的角度來寫送別者的情態和內心活動。最后一首寫船行以后,送別者久久佇立岸邊時的內心感受。宋代文豪黃庭堅稱贊劉禹錫這首組詩:“《淮陰行》情調殊麗,語氣尤穩切。白樂天、元微之為之,皆不入此律也!

淮陰阻雨 北宋·張耒

檣竿日日春風轉,渺渺孤舟數家縣。朝來雨暗隔淮村,白浪卷沙吹斷岸。

渡頭楊柳濕青青,橋下涓涓野水生。滿尺白魚初受釣,斷行歸雁故能鳴。

平生行止任遲速,篷底欠伸朝睡足。從來江海有前約,老去塵埃無可欲。

曉天暖日生波光,桃杏家家半出墻。春日春波好相待,短帆輕櫓可須忙。

北宋“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1054—1114,字文潛,號柯山)是楚州淮陰縣人,地地道道的淮安文豪,北宋婉約詞派的代表性人物。在家鄉,張耒創作了大量詩歌,如《淮陰道中》《過臨淮》《淮陰阻雨》《淮上夜風》等,將北宋淮安的春花秋月、淡淡流年呈現給大家。在這首《淮陰阻雨》中,張耒描寫了渡頭、孤舟、朝雨、白浪、楊柳、白魚、歸雁、桃杏、短帆等各種春天意向,將古代淮安的春景描摹得飽滿艷麗。

清江浦 乾隆皇帝

春江鳳舸駐沙濱,南國風情領略新。白鶴紫霄皆福地,枚皋趙嘏兩詞人。

韶光喜不藏堤樹,綠意看將漾沚萍。邇日寫懷多韻語,得無民事閑咨詢。

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往返必經淮安;轁粲星⌒袑m,平橋鎮等地也曾有他的行營,里運河多處碼頭均留下他的足跡;噬涎惨暬窗,游歷運河,吟詩作賦,好不風流快活,淮安清江浦美景,足以讓初見南方春色的乾隆爺詩興大發。在前后四次南巡中,乾隆爺作有同題為《清江浦》的七律,匯成組詩,對于清淮風情,描繪得有聲有色。

淮上有懷 清·姚鼐

吳鉤結客佩秋霜,臨別燕郊各盡觴。草色獨隨孤棹遠,淮陰春盡水茫茫。

姚鼐是清代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也是乾嘉時期一流的學者。春末夏初,姚鼐順著大運河北上,在淮安與一位具有豪俠之風的朋友宴飲,依依惜別之際,姚鼐賦詩感懷,贈予友人。姚鼐放眼望去,只有茫茫運河兩岸草色與孤舟一起通向遠方,剛勁豪邁的心境也跌落到離別后的空曠與孤寂。

作者:一夫 
  • 上一篇:出水鮮
  • 下一篇:走進春天的淮善園
  • 關于我們 | 服務條款 | 法律聲明 | 版權所有
  • 淮安經濟網(www.deportese.com) © 2023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淮安經濟網信息熱線:1930160103@qq.com
  • 蘇ICP備:05024815號
    亚洲日韩久久精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