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江蘇交通工匠”于勤海
他在泥濘中來回奔走,黑了皮膚;他在辦公室案牘勞形,白了頭發。聽見同事笑稱:“‘拼命三郎’回來啦?”于勤?偸菆笠院┖竦男θ。作為“創新達人”,他用才智照亮發展之路。
常年駐守建設工程一線的于勤海,停不下實地考察的腳步,與工人們吃在一起、干在一起,“工程上沒有‘差不多’,咱是黨員,來不得半點馬虎!笔畮啄陙,他不曾動搖初心,用執著的精神和匠心雕琢著公路建設精度,跑出公路發展“加速度”,以匠心踐行初心。
一個“反!钡娜
無悔付出的背后是鮮為人知的愧疚——于勤海幾乎從未休過節假日,陪伴家人的時間少之又少。
在一些人眼里,他是“不孝”的兒子。2016年,于勤海的母親生病住院,守在母親病榻旁的他內心無比煎熬,一邊是虛弱的母親,一邊是不能耽擱的工程建設。他請來外地工作的哥哥,請哥哥照料母親,時任工程部主任的他則默默回到工地。
在一些人眼里,他是“缺席”的丈夫。2008年,他結婚期間恰逢205國道和325省道建設的沖刺期。他在新婚后的第二天便與妻子告別,返回工程現場。
在一些人眼里,他還是“不合格”的爸爸。2020年,于勤海的第二個孩子出生,他蹲守503省道淮安機場連接線工地,沒時間回家探望寶寶。最終,項目獲評省十佳項目,還被譽為“淮安最美公路”。
家人是于勤海永遠的愧疚,也是他的堅強后盾!皼]法子,工程不等人,生活事業總難平衡,就讓我們以平常心面對吧!庇谇诤Uf。
一個精進的人
從2004年參加工作起,他便以一腔熱血扎根工地,在實踐中學習工程技術和管理經驗,從一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小伙子成長為團隊的“智多星”。他深知工程建設不僅要走實路,還要走“智路”。
為了減少臨時便道維護成本高的問題,他滿腦子都在盤算“優化”二字。他堅持從書本中來,到實踐中去,致力研發“路易自修復抗水毀穩定土”新材料,自主研究課題《ISAC防治半剛性基層路面反射裂縫研究》《單組分防水粘結層測試技術及應用》以及智能張拉(壓漿)。日復一日,玉汝于成,于勤海研發的新工法獲評2020年全省工藝大賽30強,新材料提升了鄉村公路的品質水平,近二十項公路建設“五小四新”成果在國內領先,并相繼在全省公路建設中推廣應用!坝诳崎L是真正的‘創新達人’,在他帶領下,工地上下刷新了技能創新的高度!币煌瑓⑴c團隊攻堅的葛鵬說。在于勤?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工程建設團隊是他的第二個家,他要與其風雨同舟,同甘共苦,“江蘇省工人先鋒號”“李如飛鋼筋班組”等集體榮譽,見證了他的成長和貢獻。
一個沖鋒的人
2020年4月初,對淮安打造航空貨運樞紐和建設“綠色高地,樞紐新城”具有重要意義的327省道漣水城東至淮安宋集段正式開工。面對疫情影響等困難,于勤海帶領黨員骨干以啃硬骨頭的決心勇氣,優化管理制度,提升建設能力,組織勢能得到釋放,項目建設跑出了“加速度”,比合同工期提前8個月完工,完成投資1.8億元,占下達計劃的225%,獲評年度全省公路水運平安建設“平安工程”“十佳項目”。
多年來,在于勤海所參建的工程項目中,他堅持“初心與匠心相融、臻品與匠品合一”的價值追求,學習借鑒,激發動能,打造“支部抓落實、隊伍抓創優”的合力機制與“先鋒領跑、旗幟登高”的融促模式,先行先試創建了淮安市首個干線公路黨建品牌“匠臻先鋒”,獲評省交通運輸行業、省公路系統和市交通運輸行業“優秀黨建品牌”。
十八年來,他耕耘不輟,碩果累累;十八年來,他千淘萬漉,風雨兼程,展望時山高水遠,回首處萬木成春。一卷圖紙展現他默默身影,一把鋼尺丈量他錚錚鐵骨。走在基層交通建設的漫漫長路上,于勤海點燃一束微光,他一直是那個心中有方向、眼里有亮光、腳下有力量的熱血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