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2021年樣本縣(市)營商環境百強縣名單,淮安市漣水縣位列第69名,邁出沖刺全國百強縣的堅實一步。
近年來,漣水縣營商辦把牢項目為王、環境是金工作導向,統籌推進“放管服”改革,實施經濟網格化服務管理、“黨政親商會”等多項創新舉措,破除發展“腸梗阻”,助企走上“快車道”。
服務優化,“經濟保姆”更專業
11月10日,漣水縣召開經濟網格“金融管家”工作推進會,淮安特創科技有限公司等13戶企業代表與13家銀行現場簽訂9670萬元的融資協議,同時,由13家銀行機構相關負責人、信貸專家擔任經濟網格“金融管家”,為網格內企業提供融資需求調查、金融政策宣講咨詢、金融知識宣傳普及等金融服務。
近年來,漣水縣主動服務、精準施策,率先為全縣38個骨干經濟網格、615個小微網格分別配備41名“金融管家”和98名“法律顧問”,實現經濟網格全覆蓋。企業在手機上下載“經濟網格化”政府端App,可以隨時接受多元化、專業化、常態化的金融和法律服務。專業服務成效顯著,目前,“金融管家”走訪企業460余戶,為290家企業發放貸款4.5億元;“法律顧問”為企業進行法治體檢130余次,提供法律咨詢服務150余件次,節約企業資金60余萬元。
此外,漣水縣還編制“漣心服務助企行”惠企政策匯編2萬余份贈送企業,涉及產業扶持、稅收減免等七個方面共132條,依托市級經濟網格化業務平臺,一體發布現行有效惠企政策,并實時進行動態更新,同時運用大數據查詢、篩選、匹配功能,甄別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實現惠企政策一鍵直達、精準推送。
流程簡化,“一站辦理”更省時
“真是太快了!”日前,淮安東信發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申請人王女士在漣水縣政務服務中心順利拿到了營業執照,從材料上交到最后拿照,只用了不到半天。工作人員的辦事速度讓她驚訝。
臺前高效率,臺后優流程。目前,漣水縣深度對接省政務服務“全鏈通”平臺,推動事項辦理由單一到系統集成、部門參與由單一到協同聯動。企業開辦方只需一次登錄、一次認證、一表申請,即實現注冊登記與公章刻制、稅務登記、社保登記、公積金繳存等全部事項“一事聯辦、一次辦成”。
與此同時,漣水縣組建開辦企業專職幫辦團隊,為市場開辦方提供“保姆式”“一對一”精準服務,實現隨到隨辦、即辦即成,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免費為企業辦理設立、變更、備案、注銷等各項登記業務,實現零費用。今年1月至11月,漣水縣全流程辦理新設立企業數2456戶,平均用時降至0.5個工作日。該縣開辦企業流程、耗時、費用及便利度等考核指標得分均處在全省先進行列,環節少、時間短、資料減、費用省的企業開辦模式,大大提高了群眾獲得感。
漣水縣營商辦主任王文斌表示,后續將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和銀行系統進一步建立完善相關工作機制,逐步擴大服務企業范圍,努力實現全省開辦企業漣水最優。
機制強化,“刀刃向內”更長效
11月12日,一場營商環境專題會議在漣水縣營商辦召開,縣紀委、縣法院等相關負責人全部到場,就法院營商環境短板問題商量對策、專項推進。推進有實效,不到一個月,案件受理數便從原來的30多件,增長至近70件。類似的專題會,漣水縣營商辦每個季度都會舉辦,針對“病癥”及時“下藥”,確保營商環境機體健康。
目前,漣水縣建立“專項督查+日常督查+明察暗訪”工作機制,強化對全縣營商環境建設工作的督查,針對不同工作內容,通過綜合督查手段,壓實工作責任,強化執紀問責力度,確保涉企問題始終有人管、有人盯;扎實開展“黨政親商會”活動,縣領導帶領政府職能部門與企業代表面對面交流,征集職能部門服務不優、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問題的線索,對企業群眾辦事過程中遇到的難點、痛點、堵點等問題提出合理化意見建議。今年以來,已舉辦“黨政親商會”8期,解決52位企業家提出的涉及土地審批、不動產權證辦理、用工、融資等各類問題58個;組織開展“營商環境再優化 企業群眾替你問”電視問政活動,推動涉企問題快速解決,推動政府部門改進作風、提升服務效能、優化營商環境;通過營商環境問題舉報熱線、企業問題監測點、服務站等平臺,強化問題查處,建立“涉企問題交辦反饋機制”,今年以來共查處破壞營商環境的案件4件次,問責處理4人。
刀刃向內的勇氣,加速經濟成果落地。截至目前,漣水縣累計新招引億元以上項目74個,超過去年全年總量,百億元項目實現零的突破,前三季度,連續三次獲得“淮安市重特大項目攻堅季度優勝縣區”流動紅旗。閃亮的成績單,是漣水優質營商環境的最佳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