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128所,學生近13萬名,相繼創成全國校園足球試點區、優秀試點區,優質園占比達92%,創建教育現代化先進學校55所,成立9個小學教育集團、5個中學教育聯盟……“十三五”時期,淮陰區教育綜合實力和整體水平穩步提升。進入“十四五”,帶有地域特點、歷史烙印、人文精神的淮陰區教育事業將傳承使命,創新爭優,拓寬改革之路,闊步向前發展。
各項教育改革更加深入
豐富優質教育資源。2021至2024年,淮陰區將陸續建成、改造提升26所中小學、幼兒園。實施教育全域提升計劃,推動幼兒園、小學、初中已成熟的集團內品牌校獨立辦學;加快初中片區淮高片、運南片中心校建設,3年內將形成“一城四片”辦學新格局。與淮陰師范學院深度攜手合作,借力高教資源促進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引進省內外優質高中資源,實行委托制、合同制辦學,實現新建高中校標準化、精品化、優質化發展。
全面啟動“縣管校聘”。出臺《淮陰區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實施意見》,按照“先城區、后片區、再鄉鎮”原則,通過入新編、銷超編、調結構,全面實施教師“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提高用人規范化、制度化建設水平。
“集團辦學”覆蓋全區。出臺《關于實施城鄉集團化辦學指導意見》,進一步推動市、區合作辦學。進一步統籌區內集團辦學。組建更加緊密型的辦學集團,將城區優質校與鄉鎮校進行捆綁辦學,通過實施集團化辦學獎勵,引領和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
“課程改革”結出碩果。與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共建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制定《淮陰區課程改革總體實施方案》,大力構建“1+X”淮陰好課堂模式,每年打造100堂高品質示范課,擬組建10個名師學科工作室、27個學科中心組、18個聯盟教科研團隊,積極開展好課堂研究與推介。
區域教育特色更加彰顯
實施校園足球“十百千萬”行動。推進全國校園足球試點區內涵發展,實現由“重比賽、重競技”向“抓普及、抓推廣”轉變。3年內打造10所以上校園足球優質學校,每年組織校級以上校園足球賽事活動1000場次,形成全區數萬名學生人人參與校園足球活動的良好氛圍,實現全區中小學“人手一只球、班班有球隊、上好足球課、校校有活動”。
啟動藝術教育“1+X”提升行動。持續加強中小學藝術教育工作,深入開展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提高學生藝術素養。3年內建成市級以上藝術特色學校不少于6所。強化中小學藝術社團工作,積極開展體藝教師專項培訓,提升體藝教師執教水平。
推進基礎教育內涵項目+建設。以集團領銜;A教育內涵主項目+集團成員校內涵分項目的方式,催生“一校一品”“集團多品”的育人特色,力爭3年內創成省、市級基礎內涵項目15個。
人才強教基礎更加鞏固
大力培養重點人才。出臺《淮陰區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意見》,圍繞教師職稱評聘,擴大區域職稱評審比例。2023年實現“十百千”人才培養目標,即3年培養省市名校長以及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10名、市級及以上學科帶頭人70名、區級教壇新秀和骨干教師1000名。建立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工作室3個,實行“1+5”助力計劃,即一名特級教師引領5名特級后備人才發展。
大力引進高端人才。引進高水平教師和管理專家,提高高層次教師人才比例,加大省內外優質教育資源引進力度。大力實施校長培養工程,出臺《淮陰區學校隊伍建設考核實施意見》,每年遴選50名優秀教干、150名優秀教師,分批奔赴南通等地及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開展在職校長能力和后備人才能力提升培訓。